陽朔啤酒魚(5月桂林有什麽好玩的地方 5月桂林最好玩景點
突然記起一朋友去過桂林遊玩的時間剛好是在5月份,不過是13年,她也是個分享達人,在青驿網和百度旅遊上都有過遊記分享,我搬過來給你參考下咯陽朔啤酒魚。
許多地方人未去,已然如雷貫耳,比如說桂林。
小學時有一篇課文,就叫做《桂林山水甲天下》,當時作爲美文被要求鑒賞,誦讀之中一顆對桂林山水的向往之心就此種下,而後是那首流傳于上世紀90年代的歌曲,歌裏唱到“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,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,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有時間”,歌手韓曉的嗓音談不上優美,旋律也並不好聽,這首歌卻空前流行起來,街知巷聞,桂林這個詞,俨然等同于風景。
2013年5月,得知公司旅遊備選地中有桂林一項,毫不猶豫的撲向了它,陶也一改此前對我們公司旅遊“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”的無所謂態度,轉而兩眼放光,桂林,是我們對著家中那幅中國地圖劃出的,人生中必去的一站。
漓江遊覽
上次去廣西與桂林擦肩而過,時光轉啊轉終是來到了這裏。
坐船前往陽朔,旅行團的輪船駛在漓江水上,少了些詩情畫意,船剛駛出,幾乎所有的遊客都沖到甲板上,紛紛舉出手中的相機,攝下眼前美景,叁樓的觀景台,幾分鍾不到擠滿人群,占據著高位,欣賞與觀摩中國最負盛名的山水畫景,鮮有幾個遊客,只是坐在船艙內靜靜喝茶,偶將眼神投向窗外,望幾眼,不驚不喜,他們,大概已閱盡天下風光,參悟深透,所以才能從容不起波瀾。
和陶沒有那麽淡定,或者尚未走到那個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的年紀,找了個相對富余的位置,憑欄望去,桂林的山漓江的水從熟讀的詩文中鋪陳開來,山色奇秀,水色靈動,相得益彰而又相映成趣,這一刻,會由衷感歎大自然造物的神奇,鬼斧神工,這群山,何以能有那麽多萬千形狀?
九馬畫山引來一陣遊客喧鬧,大家興致勃勃的數能看出幾匹馬,能看出7匹就很不錯,能看出九匹的,據說那是狀元之材。
奈何視力與天資皆有限,在陶的指點解說之下,才勉強數出了幾匹,一旁有人喊他數出了九匹以上,引來一陣嘩然,說:要記住他,沒准哪天就大紅大紫,前途無量一發不可收拾了呢,命運,好似這群峰般神奇,不知道哪裏,會有想不到的驚喜賦予你。
剛出發的時候還有點霧,空氣不夠通透
跟團的遊客,一般乘的都是這樣的輪船,我們去的時候不算太旺季,輪船上還有間隙
船行到九馬畫山景點處,雲忽然間散了,露出藍天
漓江風景,那還是蠻美的
輪船遊漓江始終是差了那麽一點,縱然有“群峰倒影山浮水,無水無山不入神”的美景,輪船的馬達機動聲一起,便感覺幻滅了幾分,輪船很快,中途不停,它的使命就像是在趕路,盡快將一船擠得如螞蟻般密集的遊客拉到碼頭,然後
迅速離開,奔波不停歇,它駛過的水面,總是忽然一陣渾濁,不夠清澈,或許它的存在本身,就是對漓江之水的危險,可是同時它也便捷,能夠承載與歡迎更多的遊客,讓更多的人,可以領略桂林山水的神奇。
【遇龍河漂流:一葉竹筏江面行】
如果只是停留在輪船遊漓江,那麽桂林之行勢必是有缺憾的,好在下午導遊給安排了遇龍河竹筏漂流,讓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,感受桂林的秀美。
遇龍河,是陽朔山水的精華,有“小漓江”之稱。兩人一竹筏,船夫撐一竹篙,忽的一聲便從岸邊到了水面,此刻,陽光正好,陰霾散去,藍天白雲,我戴著剛從當地阿婆手中買的花環,歡喜不已,兩岸青山連綿,翠竹蔥綠,竹筏飄在水上,有一葉輕舟之感,船夫的竹篙撐過,水面蕩出一圈優美靈動的波紋,這時,方才體會什麽是“舟行碧波上,人在畫中遊”。
遇龍河的漂流並不驚險,大多數時候就躺在竹筏上慵懶看景,沒有都市的暑氣逼人,風吹來,不乏涼爽,只是從小壩上一沖而下時才會有一點刺激,濺起水花,水花打在腿上,有一股夏日的清涼。
漂流持續了一個半小時,有些人惬意的睡著了,像做了一場山水好夢。
轉眼,桂林已是一年前的風景,映在我心中的,不是黃布倒影,不是漓江上那些脍炙人口的標志性景觀,而是那宛如田園山間小家碧玉般的遇龍河,一葉竹筏江面行。
遇龍河漂流處,兩個人一艘竹筏,上面有陽傘,一點都不曬
從一個壩上沖下來,水花四濺
遇龍河上,基本上隔一段路就有人拍照,看到滿意的,可以買,15塊一張
竹筏行至竹林處,暑氣頓消
【陽朔西街,夜色情韻】
陽朔西街,似乎已經有名了許久,它的身上環繞著許多形容詞,小資、夢幻、迷離、魅惑、國際……一條不過幾百米的青石板小街,人來人往,甯靜與熱情,古老和情趣並存。
晚餐之後,和陶,曹老師夫婦結伴朝西街走去,去見識這個一裏繁華的傳奇之地。一路上,打著“啤酒魚”之招牌的餐廳鱗次栉比,這個特色在西街入口處達到頂峰,一眼望去,清一色的“啤酒魚”,每家都以大字橫幅標榜自己上過什麽什麽節目,被什麽什麽電視台報導,總之師出正宗而且風靡盛行。
其中有家餐廳,排場很大,店門口一溜擺了許多桌椅,現場還有人表演,非常熱鬧,看得我們摸摸肚皮,心裏癢癢,可惜剛飽餐了一頓,不然坐在這露天下吃吃喝喝,看遊人如織穿梭,定是樂事一樁吧。
西街入口處,一溜過去,餐廳打的招牌都是啤酒魚
才入夜,西街的遊客已經不少,各種膚色人群從身邊擦肩而過,一不留神眼前閃過一人高馬大的外籍遊客,長得頗有喜感,我將鏡頭對准他,他大方擺出Pose笑得露出一口牙,繼而與我合影,在他“高大威猛”的鐵塔身形下,我立馬被襯托像個袖珍小人。
我不知道這位外籍遊客在西街有什麽找到一絲故鄉的感覺,西街處處可見的酒吧不乏西方小城的悠閑與浪漫,各式西餐與店門口站著的外籍服務生或許還有幾許錯覺,但想必他在西街一定逛得很開心,一路走過去,美女頻頻與其合影,然後他順勢左擁右抱,成了西街上一個高大閃耀的焦點。
【古東瀑布,夏日清涼】
古東瀑布,名氣並不響亮,去之前甚至聞所未聞,它也沒有“疑是銀河落九天”的詩魂氣魄,卻讓我再想起時回味良久,它是可以攀爬的瀑布,這一點,有別于他。
拉開記憶的簾子,回放歡樂。
“可以攀爬的瀑布”,無疑是個新穎噱頭,令我在大巴上就開始期待,一下車見人推銷雨衣套裝(雨衣,手機套,布袋子),迫不及待的買下,到景區內才發現原來裝備要重新買,自己的鞋子肯定不行,哪怕不在乎鞋子濕掉,一般的運動鞋在濕滑的崖壁上也會打滑,需要再買草鞋,然後景區每人發放一個頭盔,以保安全。
一行人坐在木凳上換鞋子,想必許多人和我一樣,頗感新奇,人生中第一次穿草鞋啊,頓生即將紅軍長征過草地之感。
伴隨著嘩嘩的碩大水流聲,走到瀑布前,原來瀑布流經的石壁上栓有鐵鏈,上有鑿洞,遊客們拽著鐵鏈,腳踩鑿洞,冒著水簾,往上攀岩,每個人都非常享受的樣子,笑聲,尖叫聲,呐喊聲,不絕于耳。
有人望瀑興歎,覺得有風險,放棄,改走一旁的觀光道,那是另一番怡然自得,我和陶作爲兩個膽大心細富有冒險精神的青年,摩拳擦掌,身披雨衣,頭戴頭盔,腳踏草鞋,一步上前,抓緊鐵鏈,沿著陡峭的石壁溯溪而上,我一身長裙,卻表現的異常神勇,兩步叁步就翻過了一段石壁,每當這時就特別想說:在古代,我一定是能夠飛檐走壁的輕功一流好手。
水花打在臉上,身上,涼涼的,爽到心裏,而腳踏飛瀑之感更是此前從未有過的體驗,如果說冬天就想泡在暖暖的溫泉水裏,那麽炎炎夏日,有什麽比的上一場與浪花的晶瑩追逐。
翻過一段陡峭的岩壁,後面基本上是在幽瀑碧潭中穿行,稍加注意便可,並無險象環生,踩著石頭淌過溪水,偶有崖壁,多的是一種山間溪澗野趣,當日,恰逢大學生潑水節開幕,一幫年輕的大學生們在水中瘋狂嬉鬧,宣泄他們青春旺盛的精力,有些學生整個身子完全浸泡在水中,卻笑得笑聲與浪花一起飛舞,從旁過,忍不住感歎:年少輕狂,如此這般。
踩著草鞋在瀑布潭水中攀行的感覺,新奇之外不乏詩意,想象古時的俠客隱士,也是著這樣的草鞋,雲遊四海,上下求索,寄情于自然山水之間。
差不多兩個小時的走瀑踏浪,早就沒有了夏日暑氣,只覺得一股涼爽透心涼。
內容太多,暫時先分享到這啦,後續追問我再接著分享哈。